20130811

CWT34

詞窮中,場次完詞窮那是正常的。(?)
這兩天下來都很閒,忘記宣傳、換攤名、窗掉新刊大概都有影響吧這樣。
主要還是新刊沒出吧,可能寫完直接通販這樣。

總之豐收得很愉快(X)

1. 敗家清單:待補,戰利品都放在資料夾裡,還沒寄回來。
  a. 預先確定已敗到清單:三裂葉的邪瓶本,扣取的血雨下、巫師任務,晴彥的士郎/言峰本,阿寧+藏人的TF擬人本。收到行李再補詳細清單。
2. 收穫清單:阿瑜團的明信片還有另外購買的A4康乃爾式筆記本,Emily的環太平洋無料本跟帥氣布徽,阿黑團的故宮紙膠帶,大姊的巧克力蝴蝶酥跟耳機塞哈啊哈啊。
3. 支援清單:感謝空羅跟三裂葉這兩天的支援跟包容XD
4.認親清單:香菇、蓮沼。然後我就忘光了(X)

以下開始亂曬。

1. 場上有女孩子跑來翻深淵本=再錄本,很好心地告訴他那是弟兄弟本之後,對方秒反應:「弟兄弟?!」然後就倉皇地放下書逃走了。旁觀的蓮沼跟我:「……w
事後我曬給所有場上遇到的親友聽了。誰叫這反應之娛樂。
我不是覺得對方不禮貌,我只是覺得對方真是太直率了w
2. 三裂葉說,與其寫逆王道衍生一直激怒別人,不如開始寫原創吧。他還問我要不要出星海推廣本,整本只會出現Zerg跟Zerg跟Zerg不好吧XD
3. TF擬人本相當娛樂,大概是因為手工太辛苦所以第二天下午時已經完售,第一天就買到的我是人生贏家。(告非) 空羅說總有一天要跟我解釋松岡修造是怎麼回事。
4. 這次人真的好多。別說逛不逛攤,已經被嚇到不想報攤了。(←)
5. 想想也沒什麼好寫,我可以去打蟲心了嗎。
6. 啊有朋友本來要來場次,結果他好像沒帶手機+被擠到敗興而歸,他想買的東西第二天換我去找也一樣無功而返。這次人到底是在多什麼啊?
7. 其實我在地下室的感覺普普,不過手機訊號消失得快所以(ry) 再來還有朋友們一旦外出就會消失非常久,顯然人真的很多。特別明顯的是,這兩天散場都非常晚,往昔兩三點就多少有點懶散的氣氛了,這兩天「完全沒有」這種懶散的感覺,一直有人經過攤子前面,到底什麼巫術。
8. 第一天晚上其實還強撐精神走路去西門參加鬼故事聚會。中途好幾次想著直接回北車搭客運吧~最後還是撐到了西門,然後一路坐到結束了,聽了幾個蠻有意思的,嗯哼w 這天回來的時候已經過午夜了,洗完澡就倒下,第二天早上就、睡過頭(告非)
9. 至於場前買的糖果,太久沒敗家(除了在甘肅買明信片跟騎駱駝)一時沖昏頭(´・ω・`)
最後好像也沒有分給很多人,只有幾個有去找的攤主而已,一包在好市多買的士力架變成宴請逛攤者的小禮物了。
10. 我真的詞窮了嗚嗚。

20130605

【轉載】無架構的暴政

今年湊巧讀到別人印發的紙本版,所以留一份網路版在自家地盤。
自己轉載的理由跟做不做、支不支持社運無關,只是因為他很深刻地點出所謂小圈圈是怎麼一回事而已。
個人覺得這篇分析比所謂的「潛規則」還要剖析得更加淋漓盡致。(130605")

本文原出處:丘上行路,無架構的暴政

20130517

Starcraft ii: Abathur

來源:Starcraft Wiki

出於對Abathur一片愛意翻譯的文章;v;
雖然就此知道了殘酷的事實!如果吃得下去的話就一起衝吧!(淚奔)
遊戲中對話沒有翻,我懶得去翻實況影片找官方翻譯(棍)
準備好的話就,Let's Go!

注一:其實我不知道官方怎麼區別Zerg跟the Swarm的差別,不過自己翻譯為:
Zerg=蟲族;the Swarm=蟲群
注二:跟自由之翼/Terran相關的翻譯暫且不動,這篇重點在蟲族。



Abathur=阿巴瑟

基本介紹

種族:蟲族
性別:N/A (男性性格)
眼睛:綠色

所屬介紹

陣營:
蟲族的蟲群=Zerg Swarm (前)
凱利根的蟲群
職業:進化巢負責人
親屬:主宰(創造者)

現實生活

配音員:Steve Blum

"Look at flesh, see only potential. Strands, sequences, twisting, separating, joining. See how it could be better. Eat flesh, splinter bone. Inside me, can touch it. Weave it. Spin it. Make it great."
- 阿巴瑟告訴凱利根他的工作內容
阿巴瑟是個獨特的蟲族=Zerg個體,由眾多蟲族品系融合創造而成。他主導蟲族的進化方向,兼任蟲群=the Swarm的DNA資料庫,平時都待在進化巢裡。

生平

"Different. Examining genetic strands. Queen of Blades was efficient, ancient zerg qualities. Minor terran influence."
- 阿巴瑟「檢查」凱利根
阿巴瑟由主宰=Overmind創造。在主宰的指示下,他設計了刀鋒女皇=Queen of Blades,儘管過程對女皇而言相當痛苦。在主宰死後,阿巴瑟野生化,失去行動目標。他在查爾星=Char地底遊蕩,吃掉任何膽敢攻擊他的生物。

後來他被刀鋒女皇尋獲,賦予新的目標。當刀鋒女皇消失後,莎拉再一次找到他,他開始協助她改良蟲群。當凱利根執行任務時,阿巴瑟在蟲族身上實驗,並四處尋找可供利用的基因物質。一旦尋獲,他會告知凱利根,並根據這些基因改良部分蟲群單位,讓凱利根選擇適合的品系。

遊戲中角色

"I will show you the future of the Swarm."
- 阿巴瑟(來源)
在蟲族之心,阿巴瑟的角色與自由之翼的Rory Swann和Egon Stetmann擁有類似的任務,他負責升級並改良蟲群單位,在遊戲中發揮更強大的能力。然而,在Terran系統中,必須進行特定任務才能獲得點數進行升級;蟲群則不然,阿巴瑟會要求凱利根收集原質=essence,在遊戲任務中達成次級目標即可獲得,進而讓蟲群升級與進化。

性格與特色

阿巴瑟性格彬彬有禮,總是在收集DNA,對蟲群品系進行實驗,還有研究蟲群的敵人。他最常用吃掉生物(的部分軀體)還有取得基因物質兩種方法進行研究。

阿巴瑟承認,完美的蟲族是做不出來的。然而,這也證明他能永無止境地在蟲族身上追求完美的演化。他也相信,「目標」才是蟲族生而為蟲族的理由。他指出,沒有強大的意志驅使,蟲族不過是群野獸,就像他在主宰死後的狀態一樣。對此,他很高興蟲群能有一個前進的目標,就算那是為了幫凱利根復仇也一樣。

阿巴瑟對Terran的原質和DNA不感興趣。同樣地,他也對原生蟲族沒有太高評價,儘管原生蟲族表現出某些他最愛的特徵,他依然將其評為草率和效率低下。當他發現原生蟲族同化了某些蟲群品系時,他甚至勃然大怒,要求凱利根將原生蟲族斬草除根。凱利根注意到阿巴瑟語調中的不快,她覺得很有趣,因為這指出阿巴瑟仍舊對他的「成果」帶有某種程度的驕傲或佔有慾。

阿巴瑟對效率也有相當的執著。既然完美的蟲族不可能達成,他的目標就此轉移,開始朝製造「最有效率」的蟲族前進。除此以外,他曾對凱利根指出,在一個生物還原為生物質前殺死牠,就算能減少牠的痛苦,但牠早晚都要死,這麼做很沒效率。

阿巴瑟有種獨特的說話方式,他的句子通常省掉很多單詞。這可能源自於他對效率的堅持,他通常只挑重要的關鍵字說,認為補上其他的詞句是浪費能量。

其他

阿巴瑟的概念圖由Samwise Didier繪製。他想要畫種像「蜘蛛般細長」的生物,擁有「邪惡毒辣」的氣質。他的概念圖畫出了阿巴瑟正托著一個網子,檢視裏頭的基因實驗體。

2011年BlizzCon展示了,阿巴瑟的性格背後有他自己的故事。在戰役之間與他互動時,將會揭露一條支線故事的顛峰之處。

在蟲族之心的一個早期版本中,凱利根指示阿巴瑟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製造一個自己的替代品。這個繼承者會殺掉阿巴瑟並取而代之,這個支線故事的結局將撫平凱利根對原始阿巴瑟的恨意。

在一個預告中埋下伏筆,暗示阿巴瑟似乎還有進一步的動機。然而,在遊戲中並沒有揭露這個伏筆。

20130415

維基翻譯


Haseki sultan指的是鄂圖曼帝國的蘇丹妾室,如果她們生下了蘇丹的孩子,就會冠上此名稱;這稱號意思是王子的母親。haseki在皇宮中舉足輕重,她們在後宮的影響力僅次於Valide Sultan(蘇丹之母),蘇丹的母親。Haseki的寢室通常離蘇丹的寢室很近。因為她們是最受蘇丹寵愛的一群,通常也是蘇丹的太子之母。儘管如此,haseki並不具有合法的妻子身分,在宮中也沒有穩定的地位。她們很容易在一夕之間失去所有地位,例如在偉大的蘇萊曼的後宮中,Mahidevran蘇丹和Huerrem蘇丹爭寵失敗,她的晚景淒涼。Huerrem蘇丹則在這之後嫁給了蘇萊曼蘇丹,成為他的合法妻子,同時掌握了Topkapi宮中第二大的權力。

Roxelane與蘇萊曼的婚姻
法國作家和史學家Fontenelle在"Dialogues of the dead"中紀錄了Roxelane成婚的經過:她首先要求學習伊斯蘭教經典,蘇萊曼沒有反對。等到讀完經典內容以後,她提出改宗伊斯蘭教的請求,這也讓蘇萊曼相當高興,同時讓她成為了自由人。然後,在她接受洗禮儀式後,她告訴他,伊斯蘭教禁止她與丈夫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根據Fontenelle的說法,蘇萊曼抗拒了三天,最後決定娶她為妻。

就這樣啦。
我最近在看什麼漫畫真是一目瞭然。(拖走)

20130201

《完全圖解日本城入門》一書心得


作業文又一發。
其實這次寒假寫了兩篇報告,另一篇我不想扔。雖然是正經地對於法家的討論,但是公布那種東西總覺得日後會羞愧而死,還是別發的好。
這篇的話,因為興趣占了很大的因素所以沒問題!(←)
委婉地表了德川家康的一篇,畢竟如另一邊所敘我喜歡石田三成。(你夠)

-----------------------------
《完全圖解日本城入門》一書心得
前言
本書作者是一名日本城迷,他自言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鼓勵更多人探索日本古城與古蹟之美,從而發掘自己對日本史的興趣。自己挑上這本書,也是基於類似的理由,是故本篇報告將以統整自己從書中所得的知識為主題,兼以複習在本學期習得的日本文化史知識,首先將粗略介紹日本城的發展歷史,接著是日本城建築特色,三位著名的戰國大名──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與他們的城,最後以對本書的心得收尾,期望能對自己到目前為止對日本史的知識做一個階段性的統整與回顧。

日本城的發展史
古今中外,城市是人民聚集的中心,所以從觀察城市的規模與職業,就能知道這個區域的文明發展程度,反之,一個文明的發展程度,體現在城的整體發展上。日本到奈良時代為止,一直都沒有有意圖地建築城市,奈良京是第一座將中國的建築技術與城市規劃應用在日本的都市,到了平安京,規模則進一步擴大,不過這些都是以適合人民居住為主要目的的設計。本文意圖探討的是現今有名的日本古城,帶有濃厚軍事目的的城市,這類城最早的建立比奈良時代早,在五到六世紀時,百濟的遺民為逃離新羅勢力,渡海到日本生根,為了預防新羅發兵攻打日本,便在沿海建立了數座朝鮮式山城。後來日本與朝鮮半島交好,貴族文化進入鼎盛時代,便沒有建立這類軍事城市的需求,要一直到源氏與平氏相爭的時候,武士階級開始崛起,階級較高的武士會派兵把手自己的宅邸,便是現在的日本城的雛型。
在鎌倉、室町時代時,皇室與地方貴族的勢力相爭不休,使得戰火開始逐一在日本境內點燃時,這些貴族開始建築山城,據兵把守,日本城的歷史這才正式開始。在接下來的戰國時代,各國都開始盡一己之力,築一座能夠作為最後據點的城,然後也發現城除了軍事用途外,尚有治理該國的政治用途,兩種需求互相折衷,建築在不會很險峻,但也不會非常平坦的丘陵上的平山城(亦稱丘城)成為主流。到了戰國末期,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三位大名勢力強大,都一度掌握大部分的日本本島,甚至到了統治整個日本,想當然,他們摧毀了非常多城,但也建立了許多城,在後兩位的時候,他們開始善用自己的金錢與權力,開始在平地建城,一方面是為了炫耀實力,證明自己的勢力如日中天,另一方面,在平地建城方便容納現有的臣民,也能繼續往外擴張。
提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天下普請」,也就是召集全日本的諸侯出錢出力幫忙築城的意思。從織田信長開始,雖規模不至「天下」,但是確實召集了自己勢力所及的所有工匠與資源蓋城,在其之後的豐臣秀吉也屢次動員他的資源,建造各種大城、佛寺等,到了德川家康一統天下時,便是正式召集天下普請,除了收集全日本的資源外,也能召集各地最新的技術,盡快蓋出當時最新最好的城。被召集普請的大名雖然出錢出人後,勢力會因此削弱,但這些工匠也能彼此交流技術與祕訣,再帶回自己的領國,無形中促進各地大名的築城風潮。
不過當德川家康一統天下後,為了更有效地削弱大名實力,除了「參勤交代」制度外,他還頒佈了「一國一城令」,原本的戰國大名除了自己的主城外,他的領國內會有無數座城,這些大名會將城分給自己的親信當作據點,他的親信也會在手上有一座以上的城時,將城分給自己的手下治理,在一國一城令頒布後,這類城很快就被拆除了,使得現今日本雖號稱有五萬座城址,仍保存原狀的城卻少得可憐。所以,在這個命令頒布後,築城風潮很快就衰退了,日本城的黃金年代也畫下了句點。現存的日本城則比江戶時代更少,不只時光的摧殘,還有地震與二戰等因素,使得日本城成為珍貴且迷人的歷史古蹟。

日本城建築特色
如前所述,日本城的建築結構逐漸從軍事用途轉為軍事與政治用途並用,地點的挑選也漸漸從山城轉為平山城,最後以平城為主;在這裡值得一提的,就是額外動用大批人力,在平城周圍引入水道,成為水城,除了防禦優勢之外,也可以讓經濟活動變得更加容易。所以接下來對日本城結構的介紹,會先說明日本城中以軍事用途為主的建築,然後才導入為了統治方便的建築設計。
首要說明的是,時代劇容易讓大眾誤會,所謂的天守就是城主生活與作戰的地方,但是這是錯誤的概念,之所以帶入天守的畫面,只是為了讓眾人了解到現在帶入的場景身處何處而已。天守是戰時最後的防守據點,平時不會有實際用途,僅用於守望或閒置,大名、大名家眷與其武士一般都在城裡的宮殿中辦公與生活,從整體來看,宮殿是軍事用途最少的部分。現在只有觀賞用途的庭園看似一樣,但其實假山可以當作防守的掩體,水池可以化為備用水源,大名也多會選擇可食用果實的植披,方便準備戰備糧食。
接著,便逐步說明日本城的構造:日本堡壘為了易守難攻,會以圍牆和小門區隔成許多區域,整體規劃稱為繩張,每個區塊則稱為曲輪,以天守為中心的曲輪稱為本丸,其他區域則有二之丸、西之丸或北之丸等等的稱呼。這些圍牆都有大小、形狀、高度不一的洞,方便士兵用弓箭或火繩槍攻擊闖入的敵軍,聯絡各個曲輪的們也會做得很窄且矮,一次只只能讓一人彎腰進入,從正式的城門進入時,也會發現正面和左面都由圍牆圍住,想進入城裡必須第二度通過另一道窄門,這個構造稱為枡形,為了讓敵軍難以進攻,同時製造更多攻擊的機會。整座城則由壕溝或水道圍繞,而且會在坡面上挖出縱向溝道,或者盡可能挖深壕溝,在水道裡種植水生植物或養水鳥,使敵軍難以從大門以外的地方攻進城內。一般進入城裡的地點稱做虎口,這裡的攻防通常是最激烈的,除了入口的橋會有土橋、木橋或特製吊橋,工匠也會做土壘或石牆圍住虎口,並挖掘壕溝使其難以靠近,這個構造稱做馬出,可以強迫敵軍下馬迎擊,並增加進入城內的難度。另外,為了增高城體、建築或圍牆的高度,有錢的大名會花大錢從遠方採買沉重的石塊,雇用高明的工匠指揮,建造石垣,所以從石垣的外觀也可看出該大名的預算或工匠的技術如何。除此之外,稱為「櫓」的建築也是城裡主要元素之一,它散布在城裡各處,用途原本作為守望之用,後來逐漸發展出倉庫、報時用的太鼓櫓或娛樂用的賞月櫓等等建物。
建築日本城本身是相當複雜的工程,假如建築平山城或平城則更加複雜,因為這些城外圍就有空間建築城下町與寺廟。此時寺廟的地點和奈良京或平安京的寺廟不同,不是蓋在城內,而是建於城的最外圍,這也是為了在戰時或有突發事變時,軍隊可以駐紮在此,也可以做為要塞使用。城下町則起源於織田信長時代,他允許自己的臣下在城外築房而居,演變到後來,大名的臣下或商人都會聚集在城下町,城下町的規模也象徵了一國的經濟實力。所以在城下町與城一同修建的情況下,城下町的道路便建得特別曲折,而且多以T字形構成,使外來者難以馬上弄清街道構造。
此外,城的裡外仍有許多小機關保護著,這些都是數百年來武士與工匠們絞盡腦汁的成果,是歷代眾人智慧的結晶。

三位戰國大名與他們的城
一提到日本城,就會想到戰國時代,一提到戰國時代,就會想到三位大名鼎鼎的風雲人物──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接下來介紹關於他們的建城與攻城故事。
織田信長是第一位手握壓倒性權勢的大名,他對此亦有自覺,甚至以「天下布武」為目標,為了因應這個目標,在運用治下的城時,織田信長開了不少日後的先例,發動大規模的普請是其中一項,還有頻繁地隨著自己勢力中心的轉移更換居城,在自己的城裡建造第一座天守,命令臣下居住在方便召見的城下町等等,這座天守也頗具他的個人特色,外觀揉合了唐式與日式建築,相當搶眼,據說在天守最高的房間是他的晉見室,內部裝潢則爭奇鬥艷,相當符合他喜愛嘗試新事物與追求華麗的個性。可惜的是,在他的勢力如日中天時,遭到自己的家臣背叛,最後在本能寺結束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和其他兩位大名相比短暫許多,所以並未留下太多遺址供人憑弔。
豐臣秀吉原先是信長的手下,後來繼承了他的勢力並加以擴張,直到統一天下為止;他善於攻城,能活用斷糧、水攻等方式,漂亮的攻下許多城池,因此他也善於築城,他和信長一樣,換過許多據點,也因此建築過許多大城,計有八座城之多,但可惜的是在德川家康掌權後,許多秀吉建造的城都被拆毀重建。他的攻城戰術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例如斷糧戰術,只要看出有此可能,他會毫不吝惜地高價收購糧食,再以重兵層層包圍該城,以消耗戰的方式使城主放棄並投降。至於水攻,則是發生在攻陷備中高松城時的事情,該城位於低窪沼澤區,所以他同樣出錢懸賞土袋圍成土堤,然後引入河水淹沒城與周遭地區,再施以長期包圍戰,逼得對方不得不開城投降。
德川家康則不像豐臣秀吉這般熟悉城池的知識,相反地,他還吃過不少苦頭,例如當他派兵攻佔上田城時,對方僅以二千人,加上活用城裡的機關和構造,引誘德川軍進入曲輪後迎頭攻擊,使得德川家康的軍隊損失慘重。或許是在這類例子中吃過苦頭,後來他為了日後的陰謀,便故意在閒聊中向豐臣秀吉提問,如何攻陷大坂城的方法──大坂城是秀吉所築,難攻不落之城──等到秀吉過世,關原之戰後,大勢底定,德川家康便放心地用秀吉提出的計畫,漂亮地攻陷了大坂城,一統天下。在這之前,他已奉命駐守江戶城,並對該城進行大改造,所以江戶開府後,眾多大名因參勤交代制度湧入江戶城,其他職業與階級的人民也不斷聚集,終於日後漸漸發展成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城。統合到目前為止提過的,家康發布的政令,可以知道他對城池所發揮的影響力有深刻的了解,並藉此穩固了自己的政權。

結語
日本城由古到今扮演著很多角色,不只是用途上,就連在文化上也能從許多角度窺探,除了本文中極為強調的軍事與政治用途,也可以看出城的建築技術日漸精進,規模氣勢的節節高升,互相在外觀與裝潢上爭奇鬥艷,所以古城不只是領國國民精神的寄託,也是時下文化與智慧的匯集;主導該城該國的大名則用他的城池,在土地與歷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跡,無論是織田信長的豪情壯志,豐臣秀吉的聰明靈敏,德川家康的老謀深算,從他們與城的故事中可見一斑。不過,光是古城本身歲月的重量,就足以勾起人們思古之幽情,所以對古城的想像,想必會一直持續下去。

參考資料:《完全圖解日本城入門》,小河田哲男,台北:遠流出版,2011年。